医药工业新质生产力科技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红日药业首批加入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共同体
2024年10月18日
10月18日,由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医药工业新质生产力科技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上,红日药业作为首批企业加入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共同体,并与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签署新质生产力培育工程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李兰娟、王广基、李松、李校堃、陈士林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领导、专家,医药工业领域的学者出席,红日药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文元等知名制药企业家代表应邀参加大会。
本次会议上,包括红日药业在内的23家大型制药企业与9家医药类高校、11家综合性大学医药相关院系等联合成立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共同体,旨在加强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加速发展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联合体成员还共同发布了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工程杭州宣言,承诺将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和产业链整合等,共同推动医药产业发展。
在新质生产力培育工程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红日药业与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签署合作协议。该实验室于2023年启动建设,旨在构建现代中药快速高效创制体系,研制临床疗效更突出、药效物质更清楚、作用机制更明确、产品质量更可控、国际市场更认可的高质量现代中药。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科研合作和产业转化,联合培养人才,共同促进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会议的关键环节,李松院士主持了院士专家对话圆桌论坛。红日药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文元就企业如何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嘉宾们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两点核心思考:
首先,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企业作为市场最敏锐的感受者,应当更主动地参与到科技成果的选择和市场需求分析中来,尤其是对于以中药为核心业务的企业来说,持续推出新产品是维持竞争力的关键。
其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五个重要步骤:筛选、识别、验证、转化以及商业化运营。他以红日药业开发血必净注射液为例,展示了从研发到市场的整个转化过程,并表示,企业将在张伯礼等众多专家院士的指导下,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优化,为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为建立完善的中药新质生产力与核心技术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在成都兴城集团的战略指引下,红日药业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品和服务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确保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成为医药领域领先企业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